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华亭市:集聚人才高地 赋能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27 17:0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字体: [ ] [ ] [ ]

  近年来,华亭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加力建强人才平台,用活用好各类人才,助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高站位涵养人才的“源头活水”。坚持政策体系先行,立足发展实际,出台《华亭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等新政策27条,形成了“1+ N”的人才政策体系。集中财力办事,每年列支200万元,统筹保障重点人才项目、人才扶持激励和优秀人才奖励等工作。聚焦“全省工业样板市”建设,双管齐下提质量、扩增量,近三年刚性引进重点行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202人,柔性引进中药材、医疗卫生等高层次人才13人,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2万人,评定农民职称128人,选派156人赴陇东学院、省农科院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各类医疗人才753人,“孵化”优秀教育人才368人。积极推进兑现急需紧缺人才各类津补贴50万元,充分展示了爱才之心、用才之诚、留才之切。

  强平台搭建人才的“发育温室”。始终将专家工作站建设作为推动产才融合、提升人才质效的着力点,聚焦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先后建成中医中药、林麝产业、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工作站3个,签约专家51名,认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1所,栽好人才用智用才的“梧桐树”。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阵地,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在经营管理、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作用发挥,推动860名专业人才进企业传授技能、助力生产,培育省级“专精特新”2户、创新型企业平台8户,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深化产学研合作,促成甘肃农业大学、省科学院生物科研所等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内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推行“乡土人才+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乡土人才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26个,建办产业基地19个,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兴产业用好人才的“智慧锦囊”。着眼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一产业领域一人才”工程,将人才链嵌入产业链融合发展,鼓励支持20名优秀人才领衔科研项目8个,扶持重点人才项目3个。聘请兰州大学、省化工研究院等人才团队指导化工园区认定建设9次,助推工业园区提质提级发展。组建中药材、核桃、红牛、林麝、花椒5支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到村到户“上门式”指导服务,持续擦亮“平凉红牛”“华亭独活”“华亭大黄”等品牌。充分发挥“输血”“造血”功能,从各行业领域选优配强科技特派员队伍135人,开展联产业、联基地、联项目、联乡镇、联合作社“五联”活动,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全周期精准技术帮扶,实现全市10个乡镇101个行政村全覆盖。贯彻“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理念,着力破除“四唯”现象,对353名能工巧匠、民间艺人、乡村医师进行职称评定,推荐评选平凉市乡土人才9名,培养了一批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田秀才”“土专家”。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