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以民生“三心”践初心 书写新时代“赶考卷”

发布时间:2025-07-08 17:5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静宁县委组织部 李辉辉 字体: [ ] [ ] [ ]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公平、均衡、普惠、可及”为关键词,为民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份文件不仅是政策清单,更是对作风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三心”践初心,方能让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让群众从“期待”转为“喝彩”。

  以“赤子之心”筑牢民生底线,做群众的“贴心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底线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湖南湘潭市胡在佳老人因长护险享受每月16次居家护理服务,从卧床不起到生活自理;浙江义乌李祖村“沙漠的工坊”吸纳2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民生工作需“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赤子之心,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精准捕捉群众生活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等群众关心事,将政策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高效运用大数据比对,结合实地走访,动态监测低收入群体、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需求,形成“需求清单—政策清单—责任清单”闭环,以‘赤子之心’换取群众的笑脸与安心。

  以“攻坚之心”破解民生难题,做改革创新的“急先锋”。“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群众的揪心事就是发展的难点,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堵点所在。面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攻坚之心,敢啃“硬骨头”,善接“烫手山芋”。一方面,应创新工作方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落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另一方面,将政策细化为具体项目,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攻坚,压实责任链条。同时,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群众成为民生工程的“设计师”与“监督员”。唯有将惠民举措落到实处,方能以真情赢得认可,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以“恒久之心”构建长效机制,做民生幸福的“守护者”。“民生工作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歌’。”广大党员干部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恒久之心,构建长效机制,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让民生幸福可持续、可感知。建立“民生考核”机制,将民生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优化支出结构,推动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项目工程落地见效,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久久为功的韧劲解决民之所急、民之所愁、民之所盼的难题,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民生幸福‘永不掉线’。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