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
“七一”前夕,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希望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九十入党不晚,一生信仰正好。这一份高龄入党的赤诚,向人们诉说着:入党的信念,贵在坚定,不在年龄;信仰的刻度,无关时序,而在矢志不渝。
耄耋之年圆夙愿,皓首不移向党心。游本昌的故事,最打动人的不是最终入党,而是那长达76年“觉得自己不够格”的自省。作为塑造了“济公”等经典角色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游本昌的成就人们有目共睹。然而,因为对党员身份始终怀着近乎虔诚的敬畏,他觉得自己“离党员标准有差距”,担心想法“太过奢望”。正是这份持续一生的谦逊与自省,让他在艺术创作中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种时刻以党员标准审视自我的态度,不仅磨砺了他的艺术造诣,更成为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的精神灯塔。游本昌的坚持证明,真正的信仰不是瞬间点燃的火焰,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是日复一日的自我叩问与提升。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平凡是生命的追求,平凡与不平凡的辩证关系就在于用心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所有的不平凡,无不源于平凡的日积月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直到91岁,游本昌才郑重写下长达21页的入党申请书,反复修改,饱含深情。这份看似迟来的申请,分量却比许多即时表态更重,恰恰是对“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生动诠释,它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个别“重入党身份、轻党员责任”者的浅薄,也提醒我们,入党是为了什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只要立足岗位躬身奉献,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党员的荣光不在于身份本身,而在于用生命丈量初心的深度,以永不褪色的忠诚在岁月长河里刻下精神坐标。无论是在《济公》中“济世为公”的道济和尚,还是《繁花》中饱含沧桑智慧的“爷叔”,游本昌始终秉持“以文艺化导人心”的崇高信念。即便饰演《大雷雨》中无名无姓的农奴,他也查阅19本书籍精心揣摩;为演弘一法师,甚至闭关斋戒到形销骨立。他深知,舞台之上无小角色,只有对人民的赤诚大义。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要传承弘扬这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的精神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点滴工作中践行入党誓词。要强化公仆意识,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融入血脉,始终心系群众,胸怀满腔热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警惕“躺平”心态和功利思想,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让每一片基层沃土都因党员先锋的躬身耕耘而绽放盎然生机,以万千平凡身影共同谱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信仰华章。
上一篇: 用信仰打破时光枷锁 点燃精神火种
下一篇: 以“硬核”作风答好时代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