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发布时间:2024-09-12 09:2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字体: [ ] [ ]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怎么选干部、选什么样的干部,历来是一件大事。组织部门要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中彰显组织担当,坚持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日常,着力解决认识偏差“不愿用”、配套不细“不好用”、能力不足“不善用”等问题,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透过既往典型案例不难发现,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堵点难点还在于上去容易下来难,究其原因,就是上荣下辱、下必有错的官本位思想作祟,认为下了就是犯错误。如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关键在于拓展能上能下政策解读的深度和广度,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破除官本位观念,摒弃干好干坏一个样、不犯错误不退位的消极思想,消除只有犯错误的干部才会“下”的误导,推动形成无论   “上”“下”都是正常调整的思想共识,让领导干部放得下思想包袱、丢得下精神担子,为干部“能下”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权力的本质是干事,责任的内涵是担当。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要不断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式,考准考实干部表现,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突出精准定标,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针对谁来下、怎么下的难点和堵点,强化实际运用,建立专职化、专业化研判队伍,加强与纪委监委、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在线索发现、研判处置等方面的工作联动,确保干部下得合理、下得服气。突出多维考评,建立与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相匹配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立体式、贴近式考核评价体系,为能上能下提供全面真实的客观依据,让善作善为者脱颖而出、懒政怠政者无处遁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部能上能下,既不能一上了之,也不能下而不管,要坚持严管和厚爱并举,彰显能上能下的温度。对于能上者,要做到牵马执鞭再送一程,统筹打好用后评估、跟踪考察、双向体检等组合拳,让锐意改革的干部有上升空间、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披荆斩棘的魄力。对于能下者,要注重分类施策,同等要求、同样管理、同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今后是否重新启用的重要依据,让其下得服气。对影响期满、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经组织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予以进一步使用、晋升职级或提拔职务。同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把握政策界限,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最大程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