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为善为
泾川县着力健全完善容错纠错、能上能下、鼓励激励工作机制,旗帜鲜明地激励干部担当尽责,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研究制定《泾川县鼓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明晰合理容错的11种情形,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消极应付、不作为等不予容错的范围。建立风险预判机制,完善信访举报快速核查、函询问询及时回复等制度,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机关集体学习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零容忍》《利剑高悬》等警示教育片,推动容错纠错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规范容错纠错程序,明晰“申请、受理、核查、认定、反馈”完整闭合的程序流程链,综合考虑动机态度、客观条件、性质程度等因素,精准把握政策、分析研判、作出处置。
打通能上能下渠道。坚持把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作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突破口”,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无法正常履职、违纪违法免职等“下”的具体内容,根据干部表现情况,分门别类落实“下”的举措。对驾驭能力不强、担当精神不足、不能有效履职尽责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或者免职处理,对在工作中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存在违规违纪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及时问责处理。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对“下”的干部谈话说明理由,点透问题、剖析原因、指明方向,并跟踪了解和掌握“下”的干部情况,帮助其认真汲取教训、积极努力工作。去年以来,提拔使用敢闯敢干、善作善成干部223名,对2名推动工作力度不大、精神状态欠佳的干部予以免职,推动“能上能下”的导向更加鲜明。
强化激励关爱措施。建立澄清保护机制,全方位加强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跟踪监督和激励关爱,明确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适用情形、办理程序、澄清方式等,及时对信访举报开展调查,全面准确把握举报问题真实情况,运用谈心谈话、召开会议等形式,为干部进行澄清正明。建立教育帮带和谈心谈话制度,对受处分干部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掌握思想动态、工作作风等情况,帮助他们疏导负面情绪、卸下思想包袱、重树干事信心。强化结果运用,根据容错纠错认定结论,对给予容错免责的干部,明确在考核评优、提拔任用、职级晋升等方面不受影响;对容错从轻或减轻处理的干部,影响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干部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予以使用。
上一篇: 庄浪县:突出“两看两用”考出干部精气神
下一篇: 平凉市:精简考核为基层减负促干部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