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平凉市“五个强化”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发布时间:2019-06-14 10:0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委组织部 字体: [ ] [ ] [ ]

  平凉市把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鲜明提出“担当、创新、突破、提升”的总要求,积极探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新措施、新途径、新机制,着力打造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提高干部政治素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课”,广泛通过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员轮训、举办“读书月”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网络培训等方式,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严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关口,注重从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述职评议等各方面考察了解干部的政治素养。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推行“7+X”主题党日制度、“三会一课”全程纪实和合格党员指数考评积分管理,全覆盖督导市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引导广大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干部专业化能力。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作用,每年春秋两季分别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主体培训班,集中培训县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市县直属部门科级干部、乡镇干部2500人以上。依托国内、省内优质培训资源,每年举办市级层面的专题培训班15期以上,培训干部900人次左右,帮助干部补齐知识短板,提升专业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于2015年建成平凉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筛选确定120门优质课件,涵盖党性修养、政治理论、哲学历史、文化素养等各个领域,并实行了学时学分制管理,近三年累计完成在线学习培训1.5万人,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 

  三是强化实践锻炼,着力增强狠抓落实本领。把脱贫攻坚、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建设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挑选“最能打硬仗”的干部担当重任、经受锤炼,2017年以来,先后选派3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扶贫部门挂职,选派1957名干部担任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从农业、教育、卫生等行业选派120名专家深入贫困村或产业基地开展帮扶。围绕市列重大项目建设,每年选派200名左右的干部到棚户区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线接受锻炼。充分运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探索建立领导定期互访、部门对口交流的工作机制,两地党政企代表团互访交流464人次,近三年选派1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天津、厦门等地挂职锻炼。 

  四是强化正向激励,着力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制定了《平凉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划(2019-2023)》《平凉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实施办法(试行)》,坚持“四个一线”和“五个一批”干部锻炼培养选拔方式,明确提出每年各级提拔使用的干部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至少达到10%。今年结合市级机构改革,对4名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县委副书记,提拔担任市直部门“一把手”,提拔1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领导职务,提拔3名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长)担任副县级职务,树立了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离任审计要求,督促干部对财务、人事、重大信访和社会稳定等重大事项进行离任交接。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多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对干部进行把脉体检,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和“凡提四必”措施,深入开展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裸官”等重点清理整治,完成了整改消化超配领导干部任务,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平凉组工第58期) 

责任编辑:张永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