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以“人才赋能”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华亭市深入推进“人才赋能”工程,大力践行“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理念,做深做实人才“四量”文章,汇才集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供给需求扩大人才“增量”。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引进”的原则,围绕事业发展需要,全面摸排人才需求,建立农业工程、动物医学、草学等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精准制定引才计划,今年共发布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公告3期,组团式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开展引才活动7批次,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教育卫生等领域部门引进人才68人。持续推进中药材专家人才工作站建设,依托林麝产业、地质灾害防治等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15人,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本土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统筹招录定向医学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项目90人,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集聚。
强化培育提升人才“质量”。坚持培植育才“沃土”,大力实施“家雁”工程,进行“点单式”人才培养,开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林麝养殖产业等主题培训班11期,累计培训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等对象570余人。采取“免费送培训到村社”方式,开展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养老护理员等专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通过在职教育、网络培训等“线上+线下”方式,不断改善乡村人才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探索建立“乡土人才+农户”、“乡土人才+合作社”等经营模式,适时举办“田间课堂”,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开展药材栽植、农技安全生产等实用技术培训1200余人,选派47人赴陇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地参加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贡献突出、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土专家”“田秀才”,为乡村振兴积蓄了强力动能。
实践锻炼发挥人才“能量”。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综合考量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释放人才活力。深入实施“一产业领域一人才工程”,用活技术服务队、科技特派员、乡土名医团队等“智囊团”。组建技中药材、核桃、红牛等技术服务队5支153人、科技特派员队伍135人,全覆盖式开展“五联”活动,下沉一线、到村到户指导、带动农户应用新技术,组建乡土名医专业团队16个,进村进社开展“团队基层行”活动19次。建立平凉红牛、中医中药、设施蔬菜、华亭核桃等重点产业链专班和技术团队,紧盯产业短板瓶颈,深化与市农科院等院地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以业成才、以才兴业”效益不断凸显。
服务保障展示人才“分量”。建立以政府激励为导向、单位激励为主体、社会激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乡村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条件,推动各类项目、资源等要素下沉基层。打破评定农民职称唯学历、唯资历壁垒,结合乡村实际设置申报条件,将工作实绩、技术水平、经济社会效益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累计对353名能工巧匠、民间艺人、乡村医师评定职称。做细做实“西部之光”“陇原之光”项目等人才培养计划,广泛开展陇原青年英才、领军人才、乡土人才评选等活动,推荐评选市级乡土人才9名。用心用情兑现承诺,按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积极落实生活补贴、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12项保障措施,兑现生活补贴50万元,人才公寓即将建成投用,强化各项服务保障措施为乡村留住人才。
上一篇: 华亭市:着力建强人才发展平台
下一篇: 崇信县:以“人才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