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让更多技能人才成为“大国工匠”

发布时间:2025-01-11 09:5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字体: [ ] [ ] [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强队伍、育精兵,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靠精湛的技艺、凭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站在了世界技能之巅,成就了自己的梦想。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18000多个小时不断精进,张宇鹏从调皮少年到珠宝加工国手;面对0.02毫米的精度要求的龙伟杰,以精湛的技术夺得数控铣项目冠军……他们从普通技校学生到成为优秀的世赛教练、技能高手,从高级工到高级技师,从世赛冠军到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竞赛的舞台,获得了荣誉、受到了表彰、晋升了等级,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以一流技艺做出一流产品、托起一流产业,让更多技能人才“出圈”出彩,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为技能人才创造更多圆梦舞台,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我们要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乡村振兴需要,发布技能人才需求,推出“人才回引”政策,吸引广大技能人才返乡创业。要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考核、业绩评审、以赛代评,优化技能人才评价指标,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和空间,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要建立完善政府表彰、企业奖励、社会奖励体系,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落实好岗位分红、专项特殊奖励、技术创新成果入股等激励办法,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以实绩定待遇、评奖励,让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有“一席之地”、“技高一筹”的人才“薪高一档”,让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宽。

  古人云,“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踏步新征程,建设一支后备充足、结构合理、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势在必行。要拓宽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遵循人才成长发展内在规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畅通技人才成长通道,推动高技能人才持续涌现,使制造强国事业后继有人。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