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让年轻干部祛除“水土不服”症状

发布时间:2025-05-21 17:0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字体: [ ] [ ] [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一些年轻干部初入农村基层,容易陷入与群众沟通不畅、推进工作毫无章法、没有情感归属等困境。组织部门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坚强后盾,要从实践锻炼、量才授职等多维度综合施策,让年轻干部成为接地气、肯担当、能吃苦的好干部。

  “水土不服”看似是能力不足,其根本在于思想根基不牢,心态放不平、身子沉不下。现实中,部分年轻干部在基层“不接地气”“水土不服”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专业不对口,农业补贴政策不懂、土地纠纷调解不会、特色产业规划不明,在基层从“大学生”变成了“小学生”;有的听不懂方言,对村民的方言问候“摸不着头脑”,想用普通话宣传政策村民却“不买账”……年轻干部投身乡村一线,既要练就过硬本领,更要沉下心干实事,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主动将根扎在基层、向阳而生。

  近期,《光明日报》对新时代学子扎根西部作了一系列报道。一大批学子追寻朋辈榜样的足迹,来到广袤的西部释放“青春正能量”,书写人生华章。在他们看来,“薪酬和所工作的城市不是职业价值本身,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为之努力的方向和愿景”。对于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年轻干部而言,也需要有这种精神力量,抛弃私心杂念,革除“作客”“镀金”等不良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政绩观,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之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是一片广阔天地,为年轻干部施展才华、贡献才智提供了无限可能。组织部门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坚强后盾,要创新开展“岗前大走访”活动,动员任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深走访、接地气、察民情、长才干,全面了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信访稳定等基层实际情况,主动学习方言习俗、参与村务议事,走进田间地头、感知农民需求,主动参与乡村建设任务,将政策文件里对民生的郑重承诺,真正转化为百姓屋檐下实实在在的幸福实景。要定期组织开展年轻干部座谈会、青年英才交流会、青年骨干茶话会等,与年轻干部一对一、面对面进行谈话调研,听想法、提要求、鼓干劲,使其在基层舞台尽情大绽芳华。要破除论资排辈、因循守旧等台阶,打好绩效考核、职级晋升、激励担当组合拳,对能力强、敢扛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晋升职级、重点表扬奖励,让优秀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大展身手。要通过建设青年公寓、青年驿站等场所,配备基础设施,认真落实乡镇补贴、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着力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让年轻干部主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