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互促共进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科技创新是“源头活水”,产业创新是“转化桥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深度融合中将进一步激发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坚持科技创新,关键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如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长李良彬的带领下成立了赣锋研究院,建设锂电材料制备等实验室,解决关键材料被“卡脖子”问题,真正做到了将科技成果落实落地。目前他们自主研发的独立共享储能系统在锂电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明显。赣锋锂业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的生动实践说明,从科技创新走向产业创新,不仅要实现“从无到有”的科技成果原创性突破还要做到“从有到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只有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科技竞争力和引领力,才能赢得产业发展主动权。
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载体。推动产业创新,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如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设备,产品性能得到优化升级,技术含量有了大幅提升,实现了车辆定制式生产;江西分宜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紧盯产业所需,攻克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上下游,分别打造了建筑材料生产线和商砼项目,实现延链补链和配套销售。因此,抓产业创新不能坐井观天,必须守牢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重。以产业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在链群升级、梯次培育等方面发力,增强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坚持面向产业优化浮法工艺,让科技和产业“双向奔赴”,通过构建创新链、工程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新模式,有效支撑了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和高端装备等领域对先进玻璃材料的需求。因此,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无缝对接体现为互促共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创新是“拿着锤子找钉子”,产业创新是“找准钉子造锤子”,两者深度融合、互相奔赴,才能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推动中国加快迈向科技强国、制造强国。
上一篇: 以“铁规矩”锻造干部优良作风
下一篇: 让年轻干部祛除“水土不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