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发布时间:2025-04-09 09:1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字体: [ ] [ ] [ ]

  大家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两会就聚焦什么、讨论什么。如往年一样,这场“春天的盛会”备受瞩目。全球媒体纷纷“向东看”,有西方媒体感慨“中国能够举办‘两会’,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代表委员们的发声实时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两会吸引着全国人民的目光。

  国计和民生的高度呼应,确实是观察这件政治大事的重要视角。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种仪式展示,是“中国式民主”的一种实体运行。在这个全国最高的议事平台上,社会各群体的诉求以及现实发展的瓶颈得到公开展示、有序表达。在对话中凝聚共识,在共商中求取答案,依托这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有效杜绝了互相掣肘、低效决策,保证了人民能够广泛参与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首场“代表通道”上,张俊杰表示“作为一名心血管病医生,把心脏手术中的搭桥和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融合起来”,梅西王姆谈到“将在本职岗位上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更多老人带去幸福与安宁”,张天任提到“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代表委员的履职足迹表明,他们始终把人民的需求和福祉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医疗健康到养老服务,从个人成长到乡村振兴,每一位代表委员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努力将人民的期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他们提交的每一份议案、提案都源于千家万户,投出的每一票都关乎国计民生,既承载着民情之炽热、民嘱之厚重,更倾注着其履职为民的思考和心血。一系列深化调查研究、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政策落地的坚实作为,促成了党心与民心的“双向奔赴”,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含金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民生为大,民生为要。中国式现代化,民生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从基础养老金上调,减轻老年生活压力;到房贷利率下调,缓解购房经济负担;再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百姓看病;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提升生活品质……桩桩件件民生实事,夯实民生根基,彰显人民至上理念,温暖百姓心田,赢得群众认可。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锚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一目标,出台更多贴合群众需求的改革举措,办好更多惠民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时刻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当作自己的最大政绩,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领域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