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以群众生活品质彰显城市发展温度

发布时间:2025-08-12 15:1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字体: [ ] [ ] [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要义,求真务实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作为城市建设的中流砥柱,作风优劣关乎城市品质与民生福祉,祛除虚浮之风、锤炼过硬本领,方能书写“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精彩答卷。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数据显示,到2024年末,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94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从城市绿化到城市更新,从改造老旧小区到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城市“颜值”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城市工作千头万绪,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在城市交通领域,各地大力推广智慧停车系统和公共交通优化,上海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实时调度交通流量,显著缩短通勤时间;在环境治理方面,强化垃圾分类、绿道建设和空气质量监测,深圳实施“公园城市”战略,新增绿地面积超千公顷,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在公共服务供给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关切,广州建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整合社区卫生站、长者饭堂和托幼中心,实现“家门口”一站式服务……这些实践充分表明,回答好城市治理的时代课题,离不开把握城市发展的具体特点、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和探索创新。广大党员干部需着眼大格局、干在细微处,下足城市治理“绣花功夫”,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差异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血脉,时刻叩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将“人民至上”融入血脉、化为自觉,将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治理的头等大事,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实现从口号响亮到落地见效的根本转变。要聚焦停车难、买菜贵、绿荫少等具体而微的民生痛点,将群众的“问题清单”精准转化为治理的项目清单、服务的成效清单。要着力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标准,将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置于标准首位,对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案例,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让实事求是成为城市的底色,让求真务实成为干部的标配。要通过健全群众参与机制,让群众成为制度执行的监督员、成效评价的裁判员,严防暗箱操作、选择性执行,切实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评”。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之进,不在一朝一夕的跃升,而在一以贯之的坚持。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稳稳托举起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