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驻村干部要苦练真本领 服务“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4-08-12 10:3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泾川县委组织部 字体: [ ] [ ]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驻村干部要时刻关注民生,常怀为民之心,练就真本领,在知民意、晓民情、解民忧中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温暖民心。

  苦练“明察秋毫”本领,善于发现问题“知民意”。为民服务是永无止境的,驻村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有群众、肩上有责任、脚下有泥土,做到入乡随俗接地气,常走乡村路、多走田间道,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常进农家门,主动走进群众、融入群众,耐心倾听群众的心声,热心与群众交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用一颗真心打动群众,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把群众的小事、急事、烦心事当做自己的心头事,当好群众“问题线索”的收集者、“民意舆情”办理者,让群众的“小问题、小矛盾”不出村。

  苦练“见微知著”本领,勤于研究问题“晓民情”。群众矛盾复杂多样,解决群众矛盾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放任不管、一推了之,驻村干部要学会“解剖麻雀”,勤于研究分析,多渠道全面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源,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坚决防止“旧病复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要学会换位思考,带着责任感站在群众的立场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思考对策方法,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解开他们内心的“疙瘩”、理顺心中的“怨气”,消除他们感觉“吃了亏”“受委屈”的思想心态,切实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对解决问题的满意度当作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

  苦练“攻坚克难”本领,敢于直面问题“解民忧”。民生无小事,驻村干部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使命担当,要有不怕苦、不畏难、不惧险的“铁肩膀”、更要有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时刻紧盯群众呼声最高的议题、嘴边常念的牵挂、困扰心头的难题,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迎难而上,勇于挑重担,敢接“烫手山芋”“啃硬骨头”“碰硬钉子”,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的民生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群众真切感受“问有人答、事有人管、难有人帮”,在做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中让群众内心充满踏实感、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