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促落实

发布时间:2024-08-12 10:3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字体: [ ] [ ]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广大党员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定改革信念,树牢改革意识,掌握改革方法,淬炼改革本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钉钉子,看似是简单动作,实则蕴含深刻哲理。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到秉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户籍制度改革让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到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党上下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确保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深水区,各领域改革浪潮奔涌而起,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越是吃劲关键的时候,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改革部署要求,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确保改革方向一致、步调一致。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街头巷尾、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从杂乱问题中把握主要问题、从问题的趋向中洞悉问题的改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先立后破,用好“摸着石头过河”重要方法论,在改革实践中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要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针对当务之急,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待长期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把改革蓝图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