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组工言论|从“无门之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发布时间:2024-12-19 16:1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庄浪县委组织部 王 渤 字体: [ ] [ ] [ ]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大院因“掌上六安”微信视频号发布的一则短视频而在网络上走红,这个政府大院大门敞开、没有栏杆、没有门卫阻拦,老百姓可以自由进出,甚至还可以免费停车。这一举措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比小区还容易进的政府大院”,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舒城县政府的“开放”之举,不仅极大地便利了前来办事的群众,更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生动诠释,在无形中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尊重与温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应当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人民群众,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难题,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听民意、察民情。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干事创业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要全面考虑基层实际、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办群众认可的实事好事,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悉民困、暖民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实,舒城县已连续多年在重要节日期间,将城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停车场向社会免费开放,解决广大群众“停车难”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交通安全、畅通。舒城县政府的“无门之治”,拉近了干群距离,赢得了群众好感,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党员干部要时常牵挂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深入基层一线,撸起袖子、沉下身子,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温暖民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小事中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解民忧、惠民生。民生小事,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曾这样说过:“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党员干部要将老百姓的“心上事”看作为自己的“上心事”,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交朋友,和群众多沟通,在“田间地头”访民情,在“村道院落”解民忧,尽心尽力解决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医疗、养老、教育、就业、出行等民生问题,切切实实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在基层一线提升干事创业的真本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舒城县政府大院的无门之治,不仅是一次政府服务创新的实践,更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民、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