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干”激励干部勇担当善作为
考核的词义为考定核查,语出《颜氏家训·省事》:“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核。”此处的考核还偏于验核之意,而我们现今的考核是一考一核的逻辑闭环。岁末年初,各地区各单位部门年终考核工作也提上日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年终考核考得准、考得全、考得实可谓是意义非凡。
“考”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所考事项必须着眼于重大重点重要,如果把所有工作都纳入“考题”当中以此推动工作,就未免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在内卷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核”也不是拍拍脑袋,凭着感觉打对号,必须与平时工作结合起来、与工作实效结合起来,真正摸清实底、掌握实情、评出实绩。考核是手段和过程,是为了实现正向激励,让实绩导向更加明确和坚定。往小说,考核就是为了调集资源力量,推动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采用激励性手段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热情;往大说,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面临可能到来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优良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新的气象和作为开辟新局、开启新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得人之要,在于考核,考核是评估工作、评价干部的“试金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胡子眉毛一把抓,过多过乱,就会使基层无法应对,弄虚作假、消极应付、流于形式等问题也就随之产生。要把干部的一年工作拉开铺展来看,通过设定科学的考核指标来量化平时分、战时分和总体分,考准事、考准责、考准人,把群众意见、评价、反馈充分纳入考核之中,给干部提醒校准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干部把心思花在为民办实事、谋幸福上。要通过看工作材料、基础台账、实干成绩来衡量干部的实战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透过“全面体检”把准政治关、作风关、修养关,让年终考核成为一次触及心灵的政治洗礼,真正让常态化考核考出干部履职担当的“含金量”。要树立重基层、重实践、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在复杂环境和维护稳定、乡村振兴等重大考验面前发现识别、选拔使用干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推先评优、管理监督等方面相挂钩,充分发挥好考核激励鞭策作用,使考核结果倒逼干部作风转变,使干部队伍奋发进取,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年度考核是“评价尺”,更应当是“修正液”和“加速器”。考核是工作的重要节点,绝不是工作的句点,而是工作起点。要把这个起点踩好做实,充分用好考核结果,看着结果问不足、盯着问题找原因,从“系统”“关节”和“细胞”中找问题、找差距、分析原因,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使其真正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竞技场”和识人用人的“试金石”。
上一篇: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下一篇: 解锁“3820”战略工程背后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