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着力推动公务员平时考核提质增效
崆峒区聚焦破解公务员平时考核责任落实不到位、指标量化粗、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难题,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激励引导公务员担当作为。
压实工作责任,深化思想自觉。将《公务员法》、《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晋升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及全体公务员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将平时考核与机关内部管理有机融合,实现平时考核与目标落实同步推进、协调联动;教育引导公务员增强平时考核认同感,时时对照目标任务纠偏行为、自我提高。
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考核流程。常态化分类指导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考核工作,组织专项培训2次,推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平时考核业务骨干队伍。结合基层党建督查、干部调研,先后3次抽查部分重点单位党委(党组)履行公务员平时考核主体责任情况,现场指出存在问题短板,严肃整治以填表格、记台账、写笔记等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形式主义,对考核工作开展不规范、结果备案不及时的6个单位予以通报,切实推动公务员平时考核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坚持分类定量,精准设置指标。统筹德、能、勤、绩、廉、学及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等日常表现,探索设置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包括政治思想、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廉洁自律等情况,个性指标包括素质能力、思路措施、质量效果等方面。建立“周记实、月考评、季备案”的运行机制,形成个人有小结、领导有评鉴、结果有反馈、改进有目标的全过程闭环机制,对涉嫌违纪违法等负面情形的4名公务员取消评优资格,切实增加平时考核的公平性、科学性、实效性。
突出先行先试,优化考核方式。巩固拓展公务员平时考核联系点试点经验,统筹考虑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窗口服务类等类别,选取代表性单位增加平时考核联系点2个,指导联系点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构建多层面互动互联考评机制。在单位内部,坚持个人纪实自评、分管领导跟踪掌握、主要负责人评价审定相结合;外部方面,加入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媒体评价等考核权重,窗口服务部门同时考虑群众满意度评价,有效探索解决“一把尺子量到底”等问题。
建立挂钩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将平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绩效奖励等挂钩,对平时考核至少2个季度为好等次的,年度考核方可评定为优秀等次。对工作懈怠、考核结果为一般或较差等次的,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或诫勉,并视情况予以调岗、免职或降级。2023年全区科级以下公务员平时考核“好”等次占到34%,32名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优先晋升职级,7名长期病假、处分影响期未满公务员考核为“不定等次”,有效推动公务员日常管理由“宽松软”向“严紧实”转变。
上一篇: 庄浪县:进一步健全公务员日常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