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多措并举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华亭市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列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坚持“畅路、壮马、轻车、聚力”多措并举,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落地见效。
一是以责任传导为重点,推动“畅路”破解落实到位。市委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建立定期研究、联系包抓、督查督办、述职考核等制度,35名县级领导干部常态化下沉一线调研走访、疏堵解难、跟踪问效。结合机构改革,建立由市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调整了组成人员及相关职责,下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乡镇(城市社区)赋能增效等7个专项工作组,靠实了25个部门工作责任。聚焦乡镇(城市社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4项职能,统筹设置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建立起上下贯通、扁平高效、运转灵活的责任体系,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调联动、乡镇(城市社区)有序承接的工作格局,推动“小马拉大车”问题整治工作常态长效落实。
二是以权责优化为主线,推动“轻车”减负落实到位。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部署要求,扎实做好乡镇(城市社区)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三项清单”编制工作,确保基层权责一致、资源和事权相匹配。印发《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规范指引》,建立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清理规范各类牌子463个,出台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协助政务服务和负面事项3项清单,全面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减少基层“属地管理”事项9项,确保基层干该干的活、办能办的事、担应担的责。针对文山会海问题,市“两办”在综合性文件制发、会议活动筹备和前置审核环节从严把关,严守只减不增原则,截至9月底,全市文件、会议和督查考核数量同比分别减少32.4%、40%和23.41%。深化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僵尸类”“空壳类”“功能重复类”信息平台、手机群组409个,真正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推动基层工作从“忙事务”向“抓服务”转变。
三是坚持以夯基固本为关键,推动“壮马”赋能落实到位。大力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做法,赋予乡镇、城市社区党(工)委对市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考核考察和选拔任用征得同意权、对职能部门派驻机构统筹协调和考核督办的综合管理权。足额划拨村、社区工作经费,保障基层组织高效有序运转。强化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持续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和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大力整治违规借调乡镇干部问题,深化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累计招录专职社区工作者109名,社区工作者人数达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配备标准。用心用情关心关爱干部,落实乡镇干部津贴补贴、健康体检、带薪年休假等制度,高标准实施乡镇“五小工程”项目,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基层干部分级培训制度,择优选拔11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下属事业单位科级干部,选树推荐“平凉市担当作为好书记”2名,“乡村振兴好支书”20名,对夫妻双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30名干部调整交流回城,全力为基层干部“撑腰鼓劲”,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四是以制度机制为支撑,推动“聚力”增效落实到位。调整优化农村和城市网格布局,规范网格准入退出全责事项清单,推动政法综治、民政、环保、城管、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执法力量“进格履责”、各项职能任务“一格通办”。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千名干部走千家入万户”活动,深化结对关爱工作,开办“长者食堂”、社区托幼室和社区集市,设立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中心,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步伐,推广运用“甘快办”“平安键”“智慧管家”等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家政、餐饮、康养等18项生活服务“快捷到家”,养老、就业、低保等15项民生实事“指尖办理”,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大力推行城市“一网十员”、农村“十户联体”治理模式,落实一线巡查、汇总分析、分类交办、会商办结、回访销号“五步”工作法,推动群众急难愁盼精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高效化解。
上一篇: 平凉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储优育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下一篇: 静宁县:推进农民党员进党校轮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