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华亭市:以“人才赋能”工程汇聚事业发展力量

发布时间:2024-10-11 16:3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字体: [ ] [ ] [ ]

  今年以来,华亭市聚力实施“人才赋能”工程,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建强人才发展平台,做细做实人才“引育留用”四个环节,汇才集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布局定向统筹“抓”。坚持党管人才,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建立健全工作规则、述职评议、任务清单等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先后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议、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会议,下发《2024年人才工作要点》,为全市人才工作谋篇布局定调。坚持政策体系先行,先后出台《华亭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27条,形成了“1+ N”的人才政策体系。市级每年列支人才专项资金,统筹保障重点人才项目、人才扶持激励和优秀人才奖励等工作,激发调动各行业、部门、领域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市人才工作呈现出格局巩固、上下贯通、推动有力、运转顺畅的良好态势。

  围绕需求大力“聚”。聚焦“两地一市”、打造“全省工业样板市”目标,强化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的“双轮驱动”。深入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今年共发布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公告2期,组团式赴高校引进重点产业链、社会民生事业等领域人才68人。树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依托专家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等平台载体,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6人,挂职园区高层次人才1人,聘请兰州大学、省化工研究院等专业人才团队助力化工园区认定建设。紧盯事业需要,拓展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管理、乡村振兴、社会事业、哲社文艺、生态环保等7支人才队伍,广泛集聚各类人才在我市创新创业。

  建强平台悉心“育”。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建立覆盖全面、资源共享、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新成立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工作站、林麝产业专家工作站和11个名医工作室,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促成6户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意向,认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1所,着力打造人才发展平台。大力培养各重点领域行业人才,围绕“点单式”定向培养开办4期专题培训班进行“精准滴灌”,开展药材栽植、农技安全生产等实用技术培训1200余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种养殖大户等对象350人,选派39人赴陇东学院、甘肃农科院等地参加培训,做细做实“西部之光”“陇原之光”项目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为各项事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释放活力充分“用”。坚持在现代化创新实践中用活各类人才,深入实施“一产业领域一人才工程”,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发展。常态化推动860名专业人才进企业传授技能、助力生产,组建中药材、核桃、红牛、林麝、花椒5支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到村到户进行指导服务。从各行业领域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全覆盖式赴农村开展联产业、联基地、联项目、联乡镇、联合作社“五联”活动23次,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全周期精准技术帮扶。组建省、市名医团队3个,乡土名医专业团队16个,结成师徒帮带对子142对,进村进社开展“团队基层行”活动,形成了“以业成才、以才兴业”的良好局面。

  创优环境诚心“留”。强化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采取“四必访”和“五必帮”措施慰问帮扶人才,累计慰问高层次人才13人,推荐19名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适时邀请相关专家代表列席有关会议建言献策。选派9人参加省市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累计为19名高层次人才办理“陇原人才服务卡”,并主动落实就医保健、户籍办理、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方面服务保障,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人才公寓即将建成投用,兑现急需紧缺引进人才生活补贴50万元,广泛开展陇原青年英才、领军人才、乡土人才评选等活动,用感情、事业和待遇留人,以人才发展环境之优提升人才服务质效。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