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多维课堂”奏响党员教育培训“主题曲”

发布时间:2025-04-09 09: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庄浪县委组织部 李斌斌 字体: [ ] [ ] [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强调要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程,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创新方式载体,着力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多维课堂”,奏响“声”入人心的“主题曲”,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坚持科学规划“谱曲”,以精准施策打造“分级学习课堂”,奏响“声”入人心的党员教育培训“前奏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合理的规划是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有条不紊实施的关键。党员队伍从事的行业类别多、知识面需求范围大,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各不相同。要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基层党委协同推进”的机制为前提,有侧重、有重点地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格局。要以“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为出发点,通过走访调研、交流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员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工作需求,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精准定制个性化的教育培训计划,变“大锅乱炖”为“精烹细调”。要根据党员个人需求,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实用技术等列为重点学习内容,综合运用访谈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变“一人讲”为“多人讲”、“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守正创新“填词”,以优质资源打造“网络共享课堂”,奏响“声”入人心的党员教育培训“协奏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集中授课、理论灌输、以会代训等为主的传统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党员教育培训的需求,现今发达的网络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了更加有效便利的平台载体,让党员可以通过“指尖”“云端”尽收海量知识。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为支点,着力构建党员学习教育培训立体矩阵,更直观的将理论政策、党建知识、实用技术等展现在眼前、传播到耳边。要注重向“云端课堂”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积极整合党的创新理论、党建要闻、党史故事、农村实用技术等内容,聚焦身边榜样、模范人物、基层治理故事等,创新开展微党课、云直播、视频课堂等,开发更多有“乡土风味”的特色亮点学习“礼包”,定期不定期推送线上优质学习资源,让党员获取学习资源“随地速达”,接受教育培训“随时随地”,实现“全覆盖”“不打烊”。

  坚持现场教学“演奏”,以田间地头打造“园区开放课堂”,奏响“声”入人心的党员教育培训“交响曲”。田间地头和产业一线是最好的教育培训课堂。抓好现场教学无疑是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蓬勃发展的“关键一招”。要紧贴实际工作需求,充分挖掘乡村治理示范点、产业发展示范点、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阵地资源,有效整合红色革命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有代表性、典型性现场教学点,以点带面、综合施策、一体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园区开放课堂”。要围绕党员生产生活需求,邀请“土专家”、“田秀才”、产业致富能手、身边榜样等现身说法,按照“计划课”和“自选课”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搬到田园里、企业中、工地上,“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授技艺,“点对点”做讲解,使教育培训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接地气,让党员在田间地头学懂“技能课”、掌握“致富经”,在实践一线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