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期间,多次强调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传递出鲜明信号: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更多乡村实现从“赶跑”到“领跑”的跨越。
乡村振兴大棋盘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一个没有产业的乡村,注定是凋敝的乡村。如何找准产业突破口就成了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全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当立足农村实际,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味”路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亮点和竞争力的困境,让小小“土特产”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大引擎”。同时,要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直播助农,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产业要发展,“能人”是抓手。从让一个贫困县连续三年跻身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的廖俊波,到让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的“西瓜奶奶”吴明珠;从让三家村由默默无闻走向网红打卡地的“网红村长”张桂芳,到带着种养新手段、营销新思路扎根田野,为乡村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的一批批“新农人”。他们身上无不彰显着一种会谋事能干事、有知识有抱负、懂科技会创新的优秀品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关键期,但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缺人才成为乡村振兴“隐形危机”。为更好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人才短板,各地要立足发展需求“筑巢引凤”。一方面,要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摸排,了解乡村产业升级转型中的人才缺口,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另一方面,要拓宽选人视野,“下深水”挖掘人才,引进培育一批留得住、用得好的“乡创客”“田秀才”“土专家”,努力以人才振兴撬动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不仅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更关系着乡村的未来发展。有了兴旺的产业,乡村才能留住人、吸引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产业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书写。只要我们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把“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把“新技术”变成“新动力”,就一定能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图景。
上一篇: 心心专一艺 事事在一工
下一篇: 从“两会通道”看大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