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述职评议要“敢述”“敢评”“敢改”
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是对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的“政治体检”和“集中会诊”,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载体。各级党组织要切实用好述职评议这个有力抓手,大胆将“敢”字贯穿“述评改”全过程,真正让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述出责任、评出压力、改出效果。
要敢“亮家底”,述成绩莫“自吹自擂”。党建述职报告作为接受“检阅”的书面答卷,通常采取“现场述职+书面述职”的方式进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报账”。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谈心谈话,深入基层一线,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工作的难点堵点,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为高质量撰写述职报告积累第一手资料。要聚焦规定的考评内容,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和分析,敢“亮家底”,既客观“讲”取得的成绩,也大胆“述”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让评判者全面了解掌握工作履职情况。上级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探索实行述职报告联审制度,对材料未达到相关要求的,毫不留情地打回整改,保证述职评议的政治性、原则性、严肃性。
要敢“说真话”,评问题莫“遮遮掩掩”。述职评议的目的在于找准问题,补齐短板,为基层党建工作“把脉开方”。要坚持问题导向,弘扬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卸下思想包袱、转变陈旧观念,敢“说真话”,敢“揭短亮丑”“自我反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全面梳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深挖产生问题的根源和病灶。点评问题应直戳“痛处”、揭掉“伤疤”,一针见血地揭开问题本质,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要将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结果、现场打分情况和平时巡视巡察、专项督导、随机检查等进行一体化评判,集体研究并形成综合评价意见,区分出“优劣”,将其与个人年度考核、单位目标考核和评先选优挂钩,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要敢“动真格”,抓整改莫“慢慢吞吞”。 述职评议是基础,是前提,整改落实才是最终目的,要坚决避免“一述了之”“述而不改”“改而无效”。要聚焦整改落实,针对上级点、自己查和群众提的问题,分门别类列出整改清单,明确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让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整体推进、分类施策,对于能尽快解决的,坚持立说立行,第一时间抓好落实;对短期内难以完成的,要做好长期、中期、近期规划,紧盯不放,稳扎稳打,落实好每一项任务;对于整改完成的,要注重“回头看”,巩固整改效果,坚决防止反弹。同时,按照要求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问题整改情况,让述职评议“开好头、结好尾”,务求取得实效,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下一篇: 解锁青春力量 书写灿烂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