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让年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源远流长

发布时间:2024-03-19 16: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字体: [ ] [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璀璨如珠、光彩照人,尤其是“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已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面对国外各类文化、思想、节日的交汇激荡,提升“年味”的呼声日益高涨、增强过年氛围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不日新者必日退,能日新者方前行。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要聚焦春节这个重要传统节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春节文化内涵、培育新春文明风尚、创新现代传播方式,推进年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

  春节文化,源远流长、与时俱进。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在天津古文化街同店铺业主、员工和现场群众互动交流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殷商节俗的重祭祀,到周代族人的祭天祭祖、庆祝丰收;从汉代以后的祭祀与欢庆并重,到现在的偏重阖家欢庆等,春节的文化内涵一直传承至今、接续发展。正是这些难能可贵、特征鲜明的民族传统,让春节以其久远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凝聚着人们对除旧布新、纳福迎祥的美好希冀。揆诸当下,通过加强对春节礼俗、历史演变、时代表达的梳理研究,深入挖掘传统春节蕴含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精神内涵,探索形成适应当代社会、适合现代青年的新年范式,更能拉满新春佳节“跨年仪式感”“过年幸福感”“守年温馨感”,为“中国年”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寻寻觅觅人间烟火,最是文化抚慰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从“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交往理念,到“和为贵”“和气生财”的和谐目标;从“一带一路”的倡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世界对中国充满兴趣、对中华文化更加认同。特别是近两年,簪花、刺绣、汉服、陶瓷、围炉煮茶等传统文化,伴随着热闹的旅游活动和社交传播,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舞龙舞狮、杂技曲艺、扭秧歌等民俗和非遗文化活动,带来了客流量和人流量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现代化的框架下,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广大党员要坚定不移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带头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磅礴伟力和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浩瀚渊源,从历史变迁中找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脉络,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带动身边人学习、了解、热爱传统文化,做到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充分运用新模式、新手段、新技术,开展创意新颖、内容鲜活、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增强传统春节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推动年风、年俗、年味历久弥新。要注重网上与网下、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等相结合,开展好传统戏曲表演、非遗传承展示等,运用报纸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快手”等媒体,依托“灯光秀”“快闪”“微视频”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春节、“村晚”氛围,把“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相声小品荟萃”等品牌活动推广出去,结合文化年、旅游年等把海外优质文化资源融合进来,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变“流量”为“留量”,焕发生动光彩。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