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考核“瘦身”为减负赋能
近日,中央组织部召开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以精简优化考核为抓手,切实为基层减负、干部赋能、改革增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考核作为衡量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聚焦高质量发展导向,持续为考核“瘦身”,减轻基层负担,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考核工作不仅关系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工作的成效,还关系着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繁杂而低效的考核,只会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无所适从。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制定考核政策措施和目标,没有处理好部门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存在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一刀切”“一锅煮”,考人与考事、知事与识人脱节等问题。有些单位把考核视为推动工作的法宝,哪怕某项工作在本区域不是重点也没有特色,仍要依照上级考核事项,在本级考核方案里设置指标。还有少数地方随意就给基层新增考核指标,导致基层干部手忙脚乱,不得不临时拼凑材料。
基层干部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考核“瘦身”,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奋进新征程,要以“讲担当、重实干、促发展”为导向,在源头、过程和结果上精简考核体系,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增效,推动基层干部将主要精力投入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上。要消除部门“本位主义”,坚持化繁为简,共同研究确定考核事项、标准,构建“多考合一”考核模式,将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党的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社会民生等集成一张考卷,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考核数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做到考核结果共用,避免“上面千条线”纠缠打结。要针对各行业、领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制定针对性强的考核方案,设立“共性要求+个性指标”考核体系,体现群体共性特点和干部个性特征,把考核内容细化为可感知、可对照、可评价的具体事,努力实现基层指标具体化。要结合“属地管理”责任清单,明晰不同层级权责边界,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合并内容相近的考核指标,调整不符合高质量发展和基层减负要求的考核指标,让考核“瘦身”真正有效地触动基层干部的“末梢神经”。
下一篇: 以凡人微光凝聚向上向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