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内涵
近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我们要全面系统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其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文化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筑牢坚实思想根基。
理清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体”,在不变的使命中把握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正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系统阐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政党的关系,回答了文化的内涵、哲学基础、政治立场、价值目标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深邃的理论思考和宏阔的文化视野揭示了人类社会变革中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绵延发展中积淀了人类社会恒久需要的人文精神,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阔达胸襟,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以及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的道德理念,这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品格等相融互通,充盈着浓醇的中国味和中华情。正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相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才得以巩固彰显。
体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用”,在不停的奉献中彰显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深邃思考和实践擘画,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走好自己的路”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文艺事业气象一新,一大批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竞相涌现;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等一系列成就证明,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在理论上阐明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么看,更在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么干,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真理性和价值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必将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之“进”,在不懈的追求中展现新气象。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国社会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我们要将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和守正创新的开拓思维结合起来,坚持和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生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打造契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概念、新论断、新表述。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上持续发力,把拓宽基础理论研究视域同加强正面宣传工作统一起来,既讲清楚蕴藏其中的深邃道理、学理和哲理,又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这一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精准锚定“七个着力”战略重点,融通“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要求,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把其真理伟力充分展现出来。
上一篇: 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得益彰
下一篇: 让“榜样的力量”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