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泾河评论

“年味”何处寻?

发布时间:2022-02-24 09:5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灵台县委组织部 李颖 字体: [ ] [ ] [ ]

  春节既是传统节日,更拥有牵引众多游子回家团圆的神秘力量。“回乡过年”体现的是中国人对于春节的尊重、对于家乡的情怀和对生活满满的仪式感。这是我走出校门,初入职场的第一个春节,角色转变带来了对于家乡年味更为深刻的认知,作为土生土长的灵台人,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迁,目之所至,印刻于心,家乡美景,抒写于行,家乡年味,人间至味。

  “年味”在除夕夜的团圆饭里。腊月二十九,随着车辆缓缓驶离县城,我开启了为期七天的春节假期。进入什字镇,映入眼帘的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路边的植被已是盛装打扮,沉浸在节日氛围里的小镇银装素裹,大红灯笼在阳光下宛若红色宝石镶嵌。“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家家户户辞旧迎新,院子里小孩儿奔跑、嬉闹,放炮仗……邻居说:“除夕的仪式感必须拉满,家里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吃着年夜饭看春晚就是固定程式,年夜饭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年味’”。我想这就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味”在年前的小镇集市里。“年味”淡了吗?可能是打开的姿势不对。小时候过年,跟着爸妈赶集置办年货最为高兴,“年味”以热闹的集市为载体进入千家万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越来越好,商超里挤满选购商品的人,商超外的年集也是热闹非凡,年货摊一家挨着一家,年画儿、春联、糖果、鞭炮等应有尽有,摊主的叫卖声儿、买家的讨价声儿、孩童的欢笑声儿、欢庆新春的音乐等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不远处还有写对联的,剪窗花的……放眼望去,人潮汹涌,浓浓的“年味”便在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动态影集里“芳香四溢”。

  “年味”在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里。二八自行车、泥泞的乡村道路、单一枯燥的文化生活已是过去式;如今的乡村早将旧貌换新颜:空气清新、环境宜居,硬化路平坦宽阔,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我回到老家西屯镇大社村,村委会变成了明亮宽敞的党群服务中心,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在锻炼、闲聊、跳舞,一派喜气洋洋;到外婆家拜年,除了打牌、电视等娱乐方式,网络拜年、家庭KTV、“云旅游”等也深得长辈喜欢,买给外婆的“国潮+萌虎”文创饰品将“年味”花式表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年味”在“一朵雪花的故事”里。大年初四立春,这天雪初下,同时北京冬奥开幕,当春节邂逅冬奥,立春恰逢冰雪,这特殊的缘分让“年味”多了一分惊艳。晚上八点我们围坐在电视旁共赴这场冰雪之约,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参赛国家出场、演员服装、精彩表演到点燃主火炬,每一帧都是不愿错过的春节礼赠,这不仅是一场沉淀中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视觉盛宴,更体现了“中式美学”诗情画意的文化自信。话题“一鸽也不能少”迅速“点燃”朋友圈。

  “年味”在有人负重前行时。疫情之于“年味”似是一味特殊的“佐料”,因为它,“年味”多了更多感动。回村给奶奶拜年时,我发现村口的疫情防控值班未曾松懈,大家深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就是守护千家万户平安;大雪封路,村干部便带领村民清扫积雪,保障大家出行安全。此次回家,我深刻感受到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这也是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乡村变迁,年俗流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今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乡村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此番寻踪“年味”,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将接力奔跑,逐梦追光,用奋斗书写精彩,为建设绿色兴业幸福美好新灵台奉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蔡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