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庄浪县:办好农民党员身边的党校

发布时间:2025-04-15 10:0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庄浪县委组织部 字体: [ ] [ ] [ ]

  四月的庄浪梯田层叠如画,在赵墩乡关道村的金丝南瓜种植基地里,56岁的农民党员王勤西正用手机直播展示新引进的吊蔓栽培技术。“这是乡镇党校请县上专家教的新法子,每亩能多收2000斤。”他对着镜头熟练讲解,手机支架旁还放着一本翻得卷边的《基层党员网络行为规范手册》。

  庄浪县将18个乡镇被划分为6个培训片区,每个季度由县委党校教师带着“课程包”巡回授课。“以前组织一次培训,山后的党员同志凌晨五点就要出发,我统一带队到县委党校参加培训,现在把党校建在了乡镇上,既方便了农民党员们,还能根据产业带特点定制特色课程”良邑镇党建办主任席杰如是说。

用丰富的课程表为农民党员“配好菜”

  在水洛镇培训片区,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的“情景模拟课”。三十多名农民党员分组扮演村“两委”成员,处理土地流转纠纷的模拟案例。“上次真遇到这种事,我还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参加过模拟演练的南湖镇席河村党员石岁宝,如今能熟练运用《农村土地承包法》调解矛盾。这种“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使该片区信访量同比下降37%。在通化镇陈堡村的教学点,墙上的课程表别具特色,周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与周三的《果蔬病虫害防治》交替排列,周五的《短视频营销实务》标注着“需携带智能手机”。培训间隙,农技专家被党员们团团围住,手机屏幕上晃动着刚拍的芹菜黄叶照片。

  “现在上理论课,党员们总是精神奕奕”县委党校讲师柳宁深有感触。如今她的课件里穿插着本县“苹果顺口溜专家”王选强带领群众改良品种的案例,课后还带着学员到万亩苹果基地测算疏花间距。在县果业站副站长王选强的工作手册上,记录着学员提出的83个具体问题,其中“电商包装成本过高”的建议,促成了县里出台物流补贴政策。

手机变成新农具 老党员玩转"云端课堂"

  在卧龙镇魏家村,72岁的老党员魏根旺戴着老花镜,在孙子指导下点开“庄浪党建发布”公众号的党史微课。他的党员积分卡上,“线上学习”栏盖着红章,这是乡镇党校针对年老党员推出的“炕上课堂”,每月由驻村干部上门指导两次。

  而在朱店镇西街村的电商直播间,38岁的党员吴晓燕正用党校培训的直播话术推介粉条,她的直播间粉丝量半年突破2万,带动周边23户脱贫户增收。

产业链上的党小组 结业不是终点

  在庄浪县农民党员培训档案里,有一组特殊编号,“产业链党小组”。南坪镇培训片区结业的39名党员,自发组成木耳产业党小组,在2024年秋收季攻克了果锈防治难题。他们总结的“培养基原料选择五步法”,被印成漫画手册全县推广。

  在赵墩乡,参加过培训的党员牵头成立金丝南瓜合作社,将种植面积从1500亩扩大到3800亩。合作社的仓库墙上,“党员责任区”标牌旁贴着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每个党员的技术帮扶记录。去年南瓜滞销时,正是这些党员连夜制作短视频,通过党校对接的电商平台,三天售出80万斤。

  庄浪县委组织部负责同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先锋引领”工程实施以来,0.27万人次农民党员接受系统培训,带动全县新建产业党小组47个,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36个,党员领办的合作社销售额同比增长38%。在梯田连绵的褶皱里,这些经历过党校淬炼的“红色种子”,正破土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吴柯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