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静宁县:以党建引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2-02-24 10:4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甘肃组工网 字体: [ ] [ ] [ ]

  静宁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机制、载体,合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城市社区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和轴心地位,促进了城市治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上下联动,着力构建党建责任体系。围绕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立足构建“一沉”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行业系统齐抓共管、城市社区全面推进的“四位一体”抓管体系,完善县级层面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和社区“大工委”“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调整补聘兼职委员,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培育建成“360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服务”“四式管理”“五联共建”等一批成色好、特色亮、生命力持久的城市基层党建品牌,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号召力全面增强。发动党员、依靠居民、组织群众开展“城市乱象”集中整治、“文明跃升”专项行动、“城市家具”亮化活动,市容市貌“乱”、公共环境“脏”、城区停车“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对标对表,扎实推动赋能扩权减负。紧盯存在问题,落实省市关于强化城市基层党建“1+4”文件精神,对照8项职能和4项权利,制定“一目录二清单”,确定城市社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6项,梳理权责清单114项,行政事务准入清单162项,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各种部门附加工作任务,明确城市社区应承担的具体职责任务,为构建“照清单履职、依清单办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全面清理职能部门加挂牌子,合理设置“五办四中心一队”,规范社区出具证明事项20个,让社区工作者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进网格、访民情、解民忧中去,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

  整合资源,搭建标准党群服务平台。面对社区阵地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县委县政府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采取整合项目新建、原址原位扩建、督促部门调配、列支经费购买等措施,逐步解决社区阵地建设不达标的问题。特别是202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社区阵地建设列为全县“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投入1300多万元,为成纪路、新盛、人民巷等5个社区新建购买调配活动场地1640平方米,历史性解决了社区阵地建设短板。针对社区阵地展示功能多、实用功能少的问题,调整布设便民服务、议事协商、矛盾调处等功能,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和“一门式”服务措施,开展“您来办事我服务”活动,通过错时服务、代理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使党员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到便利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管育并重,锻造专职化工作者队伍。结合社区“两委”换届,按照“双好双强”要求,面向社会、机关考聘、选举社区党组织书记9名,“一肩挑”8个,平均年龄36.3岁,年龄结构较换届前显著优化;大学及以上学历9名,占比100%,储备“两委”后备干部28名,社区“两委”班子得到全面配强充实。坚持精干高效、统一招录、集中管理,考聘社区工作者13名,招聘14名民政事务性人员和6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社区工作力量全面加强。把社区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参观、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服务城市建设的综合素质。完善岗位登记和职级晋升制度,配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措施,健全以待遇留人的机制。将社区工作者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作为调岗调级、评优选先、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予以留用,营造了重实绩、重公论的干事创业氛围。

  网格管理,优化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始终以党组织为核心,把党建和服务居民融合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党工委为一级、社区为二级、居民小区为三级”的党建网格工作体系,以300-500户为一个网格,共划分网格110个,配备网格员227名,成立网格党支部25个,搭建“社区党组织+党员+网格员+楼栋信息员+物业公司”的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会治安管理员、公共事务代办员“五员”作用,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社会治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落实“四必四到四联络”“三知三清三掌握”措施,强化日常网格巡查,做到民情民意、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上报,问题第一时间处置解决,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常态化网格运行机制,切实走好民生保障、维护稳定和政策宣传、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载体,纵深推进共驻共建共享。结合驻区单位工作实际,最大限度地寻求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建、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利益共同点、结合点、签订共驻共建共享协议,建立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项清单”,引导各驻区单位切实担负起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城市更新等工作责任,形成共建共享格局。健全完善“双报到”工作机制,督促机关工委制定“双报到”考核管理办法,开展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生活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活动,2505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便民利民、养老助老、政策宣讲和疫情防控等“6+X”活动,推动社区工作落实,解决居民实际困难。落实兜底管理工作职责,突出抓好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小个专”、社会组织等重点企业、重点组织、重点行业,及时跟进律师会计行业、互联网企业、快递物流业等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组建和党的工作开展,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量上扩张、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落实“三社联动”工作机制,重点培育社会组织90个,做实百千万民情大走访、送学大调研活动,推动了社区事务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治理工作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责任编辑:蔡睿
分享: